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余佳怡 吴怀益 陈佩瑶)近日,古丈县坪坝镇叭喇村的百亩吊瓜种植基地喜迎丰收。金黄的吊瓜挂满枝头,阳光普照下金光亮眼、熠熠生辉,村民们笑容饱满地穿梭其间,忙碌采摘。从远处望去,一幅生机勃勃的和美乡村秋收图景正徐徐展开……
政策化身“铺路者”,搭好产业“致富桥”。叭喇村吊瓜基地发展初期,面临土地、用工、技术等难题,为推动吊瓜产业发展壮大,坪坝镇党委政府积极出面协调、多方对接,协助做好土地流转100余亩、就近请来周边群众当工人,邀请州县农技专家上门指导种植技术。
“回乡创业政策好,现在用工用地难题解决了,通往吊瓜田的产业路也修通了,发展信心更足了。”吊瓜种植基地负责人彭兴定说道。党委政府的精准帮扶,有效减少了创业初期的困难,为吊瓜规模化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创业就业“双驱动”,联农带农“鼓钱袋”。产业的发展最直接的成效是让村民实现了“家门口”就业稳增收。在吊瓜基地,固定有50余名当地群众从事培管、采摘等工作。采收旺季临时用工需求更大,还能进一步吸纳周边村寨农闲群众务工就业。蓬勃发展的产业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,更展现出强大的"引力场"——今年,两名大学生被家乡火热的创业氛围和广阔前景所吸引,选择返乡加入产业发展的队伍,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村民龙大婶背着满背篓金黄的吊瓜,笑吟吟地说:"我们每天可以采摘鲜果五六百斤,算下来一天的工钱就有两百多咧。"叭喇村特色种养殖“土”产的实践,形成了优秀青年主动回归和务农群众就近就业的良性循环,生动谱写了“创业带动就业,产业助推振兴”的优特产业蓬勃发展之歌。
拓宽销路“新思维”,合作共赢“干劲足”。产业发展,销路是关键。彭兴定积极探索“订单农业”模式,与浙江一家专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。“我们每年种植的吊瓜,都由该公司统一保价收购,销路完全不用愁。”彭兴定介绍道。在巩固线下销售渠道的同时,基地还顺应电商发展大势,主动培育电商主播,参加“湖南省村播大赛”“创新创业大赛”“线上直播带货”等大型赛事活动,让本土富硒吊瓜等优质土特产品通过网络架桥、云上助力,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据了解,今年种植基地迎来丰产,预计亩产干籽可达250斤,按市场价每斤19元计算,净收益有望突破30万元。
近年来,坪坝镇依托资源优势,按照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,积极培育优特产业,不断擦亮特色农业名片,促进群众增收致富。下一步,该镇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,拓展延伸产业链条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责编:李颖
一审:王薇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